企业文化
COMPANY CULTURE
企业文化
COMPANY CULTURE
我谈管理—将80%的命令变成培训,将60%的精力用于检查
2022-08-26
将检查的问题彻底解决
在跟进某部门清场时,发现某柜组灭火器下卫生未打扫,商品部经理说今天就一个员工上班,工作忙没来得及打扫,说着自己拿起拖把开始拖地,跟进人员建议商品部安排员工进行整改,否则下次依然会出现同样的问题,但该经理认为员工肯定知道如何打扫,举手之劳及时清理就算了。结果,在第二次检查的时候依然是同一个柜组出现同样的问题。这次,跟进人员再次引导商品部经理应该借此机会培训员工,不能总是自己一手包办。经理接受了跟进人员的意见,在第三次检查的时候不再出现此类问题。
在面对联查时,商品部经理只看到问题的表象,认为帮助员工立刻打扫干净,不扣分就行,并没有认识到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员工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,她并不明白检查的目的和意义,反而帮助员工找借口,这是商品部经理角色认知不清晰,缺少管理的思维和管理的动作。
遇到这样的问题,后勤人员首先要帮助商品部经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:经理代替员工清理卫生,员工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出现卫生问题,日常也容易忽视从而成为卫生死角,所以问题才会屡次出现。经理不能抱着“我以为”的思想,认为员工肯定知道并且会打扫,而是要明确告知员工问题所在,并跟进员工的打扫流程,督促员工养成每天打扫的习惯。其次,培训商品部经理明白自己的管理角色。管理人员要善于激发下属的主观能动性,通过带领他人共同达到工作目标,要做到帮忙不包办,通过培训、跟进、检查、激励提升团队人员的工作能力。通过对该商品部经理的培训,她不再包庇问题、袒护员工,而是能够分析员工打扫的流程和时段,以及打扫区域分工的合理性,及时进行调整,该部门的环境卫生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将80%的命令变成培训,将60%的精力用于检查。后勤在跟进前勤工作时,不仅仅是检查,更要注重现场培训,这样才能将检查出来的问题彻底解决。
浚县 韩庆娜
引导和培训,让下属找到工作方向和目标
管理的实质就是引导人、培育人、激励人、成就人。下属能力各有不同,我们要因材施教,让她们在关心、激励、培育、督导的氛围中,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习惯,进而逐步提升能力。
近期,在跟进的过程中,发现小娟的情绪有些低落,从沟通中了解到是因为当下处于换季时期,销售有些下滑,心里没有明确的调整思路。我在第二天组织了部门主任平台,先让老主任分享她们的换季方法,然后让小娟说出她的困惑,最后大家共同帮她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:①通过“短、平、快”商品跑量款的引进,吸引客流;②畅销单品压量补货,满足大众客需;③开发新供应商,引进新商品,满足时尚客需。明确工作思路以后,进货时我跟小娟一起,在市场上引进了一款价格29元的特价针织裤,回货当天就销售了20件。看到销售回升,小娟重拾信心。利用这一契机,再次进货时,我们提前与浚县店的经理沟通,获取新供应商信息。通过推荐介绍,我带小娟去考察,结合缺失品类,开辟新的供应商盼盼家,并引进新品类睡衣,回货后及时上架销售,有效吸引了顾客,小娟柜组的周销售达到同期水平。
对于员工,我通常采用培训、沟通与跟进的方法。因疫情影响,部门实行轮岗制,开始的时候员工有些不适应,当班员工只会卖自己柜组的商品,对于其他柜组的商品不熟悉,产生困惑。我发现后,主动与员工沟通,引导员工调整心态,对工作现状分析,教她们如何熟悉其他柜组的商品。如:用卡片将不熟悉的商品记录整理;不忙的时候整理库存,对照价签;可以试穿的自身试穿等。通过沟通培训,员工工作主动性提高很多,闲时主动记忆商品库存,忙时快速穿梭在各柜组拿取商品。员工的工作困惑解除了,她们的笑容也多了起来。
管理团队就是带领她们朝着更好的目标努力,寻找方法,帮助她们解决困惑,让其有方向,有目标,进而提升能力。
卫辉 赵壮利